每年七月初,全球財經界萬眾矚目的 “世界五百強企業”名單出爐,美國《財富》雜志以上一年的銷售額為基準對世界大企業進行排名。在簡單的數字排名之后,上榜企業不僅獲得全球關注,更展示了自身強大的銷售實力和全球競爭力。
隨著我國深層次開放的推進和省內投資環境的逐步改善,許多赫赫有名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看重陜西豐富的人力科研資源和重要的戰略地位,也陸續在陜西安家落戶。據省商務廳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末,共有54家世界五百強在陜西設立70家獨立法人企業。
在去年發布的 “2010年世界五百強”的榜單中,美國繼續獨領風騷,成為入圍企業最多的國家。中國企業共有54家上榜,但沒有一家陜西企業入圍。在世界五百強紛紛關注陜西市場時,我們的本土企業發展實力如何,我們距離世界五百強的路還有多遠?
能源和裝備制造業最有希望
去年陜西省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專家認為,這表明陜西經濟發展實現了“后起飛躍”,已成功地進入較快發展階段。而在這個轉變中,省內優勢重點企業的快速發展功不可沒。
數字雖顯枯燥,卻最能說明問題:
2010年,中國四大石油公司中唯一的地方企業——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銷售收入一舉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達到1020.65億元,成為我國西部地區首家年銷售收入過千億元和財政貢獻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原油產量由“十一五”初的838萬噸增長到1200萬噸,位列全國第五大油田。
“十一五”期間,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炭產量由3082萬噸增長到10039萬噸,躋身億噸集團行列,增長了224%;銷售收入由91億元增長到515億元,五年增長了466%。
陜企雖然暫時無緣世界五百強,但去年公布的2010年全國500強名單(以2009年銷售額計算)中,在諸多央企大鱷和中東部企業占得大壁江山之下,還是有八家陜西企業躋身上榜。延長石油集團排名72位,是唯一進入百強的陜企,陜煤化集團及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分列第195名和第198名。同時,在發布的2010中國企業500強收入增長最快的百家企業中,陜西有四家企業入圍,其中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列第32位,陜煤化集團列第55位。
根據2010年世界五百強的公布數字,排名第500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的銷售額為170億美元,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1150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將國際市場的波動計算在內,加之省內優勢企業的快速發展,陜企有希望躋身世界五百強。
“我省未來幾年中有可能躋身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能源資源類行業和裝備制造業,因為我們有陜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平臺,而裝備制造業也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行業定位比較高。”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趙守國說。
延長石油集團和陜煤化集團在分別進行了兩次大的重組后,已經成為了我省能源行業的兩大巨頭,大集團的規模效應逐漸凸顯,而兩大集團也將躋身世界五百強作為企業“十二五”的奮斗目標。
雖然以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陜西法士特集團公司為代表的陜西裝備制造業目前規模有限,但業內人士認為,他們的高標準定位和國際化的市場競爭力還是有一定砝碼的。法士特集團是我國最大的以重型汽車變速器、汽車齒輪及其鍛、鑄件為主要產品的專業化生產企業和出口基地,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重型變速器制造商和銷售商。
做走出國門屬于世界的陜企
5月28日,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國家礦產和烴能源部秘書長一行,到延長石油集團延安煉油廠和延安石油化工廠參觀考察。延長石油集團于2007年與馬達加斯加簽訂投資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投資馬達加斯加3113石油區塊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該區塊石油蘊藏儲量估計不少于2.7億噸。目前,延長石油集團還在積極推進實施在泰國、中非、吉爾吉斯斯坦及其它海外項目。
延長石油集團總經理張積耀說:“延長要立足國內,擴大開放,‘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本,跨出國門尋求資源和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把延長石油集團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國際化現代能源化工企業?!?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family: 宋體;">
“沒有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將自己的研發和市場局限于一個地域范圍內,他們一定具有國際視野和整合國際要素的意識和能力?!蔽靼步煌ù髮W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生導師馮濤說,“把世界作為自己的市場,首先要解決眼光問題,我們一些陜企目前有足夠的資本實力,可以充分在國際市場上找資源、找市場,這是實現規模擴張的有限手段。經濟活動的范圍,決定著你的品牌影響力?!?/span>
有數據顯示,2010中國500強企業中只有220家涉及海外業務,國際化程度在30%以上的企業不足20%。有業內人士說,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成就了中國的500強,即使是榜單前位的企業,也缺乏具有世界聲譽的國際品牌。如何補齊在跨國經營、品牌競爭力、內部管理上的差距值得企業考慮。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表示,“企業不僅要做大,更重要的還是要做強,強而不大,不至于垮,大而不強,遲早要垮?!?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family: 宋體; font-size: 3px;">
雖然一些陜企只是在近十年間完成重組,但走出陜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已經納入到了企業發展的視野中。
陜煤化集團在煤炭市場看好的“紅利期”未雨綢繆,主動與湖北、江蘇、山東、江西和枝城港、徐州港、日照港、連云港這“四省四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手建設陜西煤炭物流體系和煤炭銷售基地,已使省外物流節點布局初具雛形,大大提高了集團的市場適應能力。
同時,陜煤化集團在阿根廷火地島控股投資建造大型化肥廠的項目也進入了工程地質勘察階段,這是我國在南美地區最大的建設投資項目,預計整個工程需要兩年左右時間完工,每年能生產80萬噸尿素,產品主要供應當地市場。
創新成就陜企品牌的競爭力
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在接受采訪時曾談到:“盡管我國已經有一批企業成為世界最大的企業,但并不能說明這些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已經是世界最強?!庇幸幠8偁巸瀯?,但利潤大多來自壟斷,缺少核心競爭力,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已經成了國有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果沒有煤化工核心技術,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戰略性、前瞻性技術,我們只能生產大眾化產品,建設傳統的煤化工項目,只能進行煤的初級加工。企業雖然可能做大,但難以做強?!标兠夯瘓F董事長華煒一語中的。
近幾年來,陜煤化集團一直圍繞“以煤炭開發為基礎,以煤化工為主導,多元發展”的戰略思路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尚建選介紹:“國際上的煤化工行業以前是西方國家走在前列,我國的煤化工也是分散在其他的行業里,陜煤化集團以煤化工為主導,運用產學研模式,大力研發煤化工技術。”
去年10月,通過與中科院合作,陜煤化集團成功研制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標志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在走向工業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按照計劃,陜煤化集團還將在蒲城建設中國最大的煤制烯烴工業園區,并斥資67.8億元配套鋪設國內首條也是世界最長的輸煤管道,解決其原料運輸問題。
“躋身世界五百強,就預示這個企業所代表的國家行業擁有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這些企業都是將品牌戰略放在首位,而品牌背后就是自主創新能力?!蔽靼步淮蟮牟яT濤說。
延長面臨的情況是石油的增量空間有限。“要完全依靠原油產量的增長把企業做大做強是不現實的,我們提出油氣并重,油化并舉,油氣煤鹽綜合發展的產業戰略?!毖娱L石油集團總經理張積耀說,“我們的創新要通過傳統產業提升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來實現,而油氣煤鹽的綜合開采在能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使用率等方面更科學、更合理,這是我們和其他中央石油企業的錯位發展思路?!?br/>
在穩定發展油氣產業的同時,延長石油將發展的觸角伸向非資源類相關產業,通過興化大化工、200萬條/年子午線輪胎等多項目,使裝備制造、工程建設等非油氣產業漸成氣候。延長石油集團在去年科技投入15億元,集團四項成果入圍年度省科技進步獎,同時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年科技投入達到銷售收入3%。
今后五年將有巨大效益釋放
延長集團計劃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以上,陜煤化集團也規劃到“十二五”末,煤炭產量達到2億噸,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陜西企業現在的營業額和世界五百強企業有差距,但正如這兩家企業一樣,目前有多個潛力項目正在勘探或建設階段,在今后五年將會有巨大的效益釋放。
再沒有誰像陜西人這樣,希望有自己的一家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
陜煤化集團公司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與省內各地市廣泛合作,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集團成立了陜南投資開發公司,依托陜南豐富的生物資源、秦嶺優美的青山綠水以及優勢的礦藏資源,確立了在綠色輕工產業、生態旅游業、礦產資源走循環經濟之路等方面進行投資開發項目。
“進入世界五百強,在提高陜西能源行業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對地方更有越來越多的財政貢獻,提供眾多就業崗位,帶動地方一批配套企業的發展。我們和地方是有感情的,實力的不斷增強可以支持我們幫助政府辦大事。”張積耀說。延長石油集團在過去的五年累計貢獻各級財政1145億元,占延安、榆林財政總收入的80%和18%,同時積極參與陜西社會事業建設,實現地企共贏。
市場會讓更多陜企長大變強
在2010年世界五百強中,內地上榜企業多為國有控股企業,且多來自資源性壟斷和管制行業,營業收入受政府政策性影響大,市場競爭主導下的優勝劣汰的案例極少。而在2010全國五百強企業名單中的八家上榜陜企中,除了比上年前移28位的陜西東嶺工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七家企業也均為大型國有企業。
專家建議,應該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在除必須由國家壟斷并強力控制的國防等之外的領域,逐步引入非公有制企業和經濟成分,在市場準入、金融和財稅政策等方面給予非公有制企業以平等的國民待遇,適時引導市場行為的企業兼并聯合,以期增強國有企業尤其是大型央企的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對于國有企業,應采用以產業發展政策為導向的市場化手段,受政府過分‘關愛’的企業難以在國際市場經受考驗。政府在促進產業成長,進行市場化重組時不能一味地求規模盲目兼并,要找到彼此的市場契合點,畢竟企業是‘長’大的,不是‘捏’大的?!蔽靼步淮蟮鸟T濤說。
同時馮濤認為,陜西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培養寡頭企業,有規模才能產生品牌效應,才有可能走出世界。目前支撐陜西經濟的“粗腿”太少,面對有潛力躋身世界五百強企業寥寥的現狀,培養一些行業龍頭企業,或許對我們更現實。
世界五百強到底需多強
《財富》世界五百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由《財富》雜志每年發布一次。2010年《財富》世界五百強企業最新排名中,沃爾瑪重奪全球第一的寶座,營業收入達到4082.14億美元,中國入榜企業數量再次刷新,共有54家企業榜上有名,超過了去年43家的紀錄。有三家中國企業進入前十名,其中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和中國石油分別位列第7、第8和第10位。
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類是以歐美跨國大公司為代表的發展模式。這些跨國大公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雄厚的實力,是一種先發型企業。另一類是以上世紀70年代日本和上世紀80年代韓國的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發展模式。這些后發型企業選擇了一條超常規發展道路,創建了綜合商社型的跨國公司發展新模式。
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行業分布都是變化的,不斷有新興行業的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也有不少行業的企業因沒能跟住時代的步伐并及時進行調整而被淘汰出局。而能夠較長時間留在五百強名單上的只有兩類企業:一類是新型、高科技、改變了行業游戲規則甚至是創造了一個新興行業的企業 (如微軟、戴爾等);另一類是在一個老行業里苦心經營、保持及加強自己地位并不斷進行調整的企業 (如通用、奔馳、德意志銀行等)。它們共同的標志就是其競爭能力的不斷提高,說明一個行業的興衰關鍵在于是否具有競爭力、能否適應時代的需求。
縱觀世界五百強,除極少數企業外,一般企業的國際經濟依存度都很高,國際競爭力都很強。這些企業一般都是跨國公司:從事世界性的投資、世界性的生產和世界性的銷售。像可口可樂公司就宣稱它們是世界的企業而不是美國的企業,只不過是公司總部在美國而已。這說明跨國經營已成為世界五百強的重要經營戰略,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越來越大。